自定内容|自定内容|自定内容|自定内容|购买插件
汝州生活网图展中心城事正文
23岁,我立下人生中第一份遗嘱

23岁,我立下人生中第一份遗嘱

克米设计演示广告 - 时间还剩: 10
loading...
loading...
崔文姬是中华遗嘱库北京一中心的登记专员,她还记得,在2013年中华遗嘱库刚成立时,大多数人都不太能接受“遗嘱”这样的字眼,也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谈论立遗嘱的事情,来登记中心咨询的市民们“总是偷偷摸摸地”。在设 ...

0人评论1075人参与网友评论

欢迎您,请先 [登录][注册] 后再发言!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2008-2022 克米设计 www.comii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31645号
中华遗嘱库 央视网记者 孙晓媛 摄 清明节前夕,崔文姬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在她看来,立遗嘱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于死亡没有了焦虑和恐惧,但是在订立遗嘱的过程中,他们得以重新审视过往和未来的人生。 以下是她的自述: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立遗嘱? 我是2017年3月来到中华遗嘱库实习的,当时我大四,学的是法学专业。因为中华遗嘱库是为老年人提供财产继承方面的法律服务,和我的职业规划也比较相符,所以7月份拿到毕业证后我就入职了,成为了一名正式员工。 在《民法典》颁布以前,我们还没有打印形式的遗 ... 3月30日,一位00后大学生正在登记遗嘱 央视网记者 孙晓媛 摄 我觉得一些社会事件,会促使年轻人提高提前规划财产、预防意外的意识,比如给自己买一份保险,或者提前做一份遗嘱。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对于“无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这句话,前往咨询的每个人都比往常有着更深的体会。 订立遗嘱的人群跟职业是有关系的,比如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某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他们也都见惯了生离死别,这些经历会促进他立遗嘱的意愿。还有一些年轻人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像程序员经常加班,他们也是咨询、订立遗嘱的 ... 崔文姬在工作中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一下子比别人多过了好几年” 这份工作就像是一个社会窗口,能从中看到很多人生百态,连我父母都觉得我比同龄人更成熟、老练了。 其实如果从一个正常的人生轨迹来看,我并不会接触到这些形形色色的事情。以前我看电视剧的时候会觉得电视里演的那些“狗血”剧情都是不真实的,但在我们这种工作场景下,你会看到千家万户里各种各样的事情,好的、不好的,和谐的、不和谐的,这让我对人性、对家庭都有了新的想法和认知,就感觉自己好像一下子比别人多过了好几年。 过去五年8 ...中华遗嘱库的“幸福留言”册 许多市民在订立遗嘱时会给亲人写下留言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你会发现中国人的亲情羁绊是最深的。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继承人取走了遗嘱,这也就意味着早期办理的很多遗嘱人都已经走了。子女在看到父母留给自己的录像时,都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哪怕父母没有把财产留给他。 23岁,立下人生中第一份遗嘱 中华遗嘱库刚成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太能接受“遗嘱”这样的字眼,也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谈论立遗嘱的事情,很多市民进来我们登记中心时都偷偷摸摸。其他城市在为登记中心选址的时候,有的 ...中华遗嘱库的“幸福留言”册 许多市民在订立遗嘱时会给亲人写下留言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作为登记专员,我的任务之一就是为立遗嘱人录制视频,记录遗嘱内容并存档入库。其实日常去服务其他人,做多了、做惯了以后,会觉得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工作流程,不会有太多的情绪波动。 但是当我作为立遗嘱人,自己真正坐在摄像机前面时,当时就觉得气氛一下子变得非常严肃,真的是在经历自己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感触还是很深的,以至于我那天做完遗嘱之后还有一点恍惚。因为我的财产都是留给父母的,以前小时候跟父母相处的一些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