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射原则:(九小点)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注射前剪指甲、洗手、戴口罩,保持衣帽整洁。注射部位要严格进行消毒,并保持无菌。注射器的活塞、空筒的针头和针梗、针尖(个人认为应该可以综合表示为注射器械)必须保持无菌。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三查七对”,仔细检查药液,如发现药液混浊、沉淀、变质、变色、过期或安瓿有裂痕等现象,则不可以用。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先用一次性注射器,做到一人一物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所用物品须先浸泡消毒,再处理。一次性物品应按规定处理。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剂量、性质选择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器完整无损,不漏气;针头应锐利、无钩、不弯曲、不生锈,型号合适;注射器和针头衔接紧密。一次性注射器须在有效期内使用,注意包装密封。
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注射部位应避开血管、神经处。不可在炎症、瘢痕、硬结处注射。对长期注射的病人,应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
6、药液应现用现配:药液按规定时间临时抽取,及时注射,以防药物效价降低或被污染。
7、注射前排尽空气:注射前须排尽注射器内空气,以防气体进入血管形成栓塞。排气时,防止药液学浪费。
8、推药前检查回血:推注药液前,须抽动活塞,松果有无回血。动脉、静脉注射必须有回血;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无回血方可流入药物。
9、应用无痛注射技术:
①解除病人的顾虑,分散注意力,维持正确、舒适的姿势,使肌肉放松;
②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即进针、拔针快,推药速度慢且均匀;
③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选用细长针头,深部注射。多种药物同时注射时,一般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同时就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六小点)
1、保持环境清洁:无菌操作环境清洁,宽敞,明亮。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地面及更换床单等,减少人群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30分钟前通风,用消毒液浸湿的抹布湿抹治疗台、治疗盘、治疗车。治疗室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
2、工作人员整洁:衣帽穿戴整齐,操作前剪指甲,洗手,戴口罩,不能戴手饰。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妥善保管无菌物品: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在无菌包和无菌容器内。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外要标明物体名称、灭菌日期,粘贴化学指示胶带,并按灭菌日期的先后摆放。无菌包在未被污染时可用7天,过期或受潮均应重新灭菌。
4、正确取用无菌物品:取用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5、操作中保持无菌: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的身体应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距离,并面向无菌区;手臂就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水平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触及无菌物品;不可面对无菌区域谈笑、咳嗽、打喷嚏;如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以更换并重新灭菌。
6、防止交叉感染: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三、隔离原则:(八小点)
1、隔离准备:病室门前及病床床尾悬挂隔离标记,门口放置消毒液浸湿的脚垫,门外设隔离衣悬挂架(挂衣柜或壁橱)、手刷及消毒洗手设施、毛巾,另备避污纸。
2、人员准备: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区时,按规定戴帽子和口罩、穿隔离衣。穿隔离衣前,将所需物品备齐,不易消毒的物品放入塑料袋内避免污染。穿隔离衣后,只在规定范围内活动。
3、隔离集中:一切操作必须严格遵守隔离原则并尽可能集中进行,每接触一位病人或污染物品后必须消毒双手。
4、病室消毒:病室每日空气消毒2-3次,可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喷雾;每日晨间护理后,用消毒液擦拭床、床旁桌椅。
5、物品处理:病人接触过的物品或落地的物品应视为污染物品,消毒后方可给他人使用;病人的衣物、钱币、书报、票证等经熏蒸消毒后才能由他人带往别处;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及各种引流物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需送出病区处理的物品,置污物袋内,袋外有明显的标记。
6、隔离制度: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必须陪伴、探视时,应向病人、陪伴者及探视者宣传、解释有关隔离知识,使其遵守隔离要求和原则。
7、病人心理: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并尽力给予满足,减轻病人因隔离而产生的孤独、恐惧、自卑等心理反应。
8、解除隔离:传染性分泌物三次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或已渡过隔离,医生开出医嘱后,方可解除隔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