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我市教体局联合市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物价办等部门开展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督导检查。 发现个别培训机构仍存在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行为,检查人员立即要求培训机构停业整改。“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抓住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等形式,定期开展拉网式巡查检查。”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教体局还将规范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办学行为,2023年6月底前完成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工作,逾期未重新审核登记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再开展非学科类培训相关业务。 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强化校外培训监管,是“双减”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紧跟教育新形势、“双减”新政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责任落实、协同联动、规范管理、源头管控等多方面入手,认真做好学科类隐形变异校外培训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见效。 严格责任落实,夯实治理基础。充分认识到“双减”工作是重大民生工程,加强组织领导保障,从严压紧压实责任。成立汝州市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领导小组,教育部门牵头,负责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工作。同时,强化属地意识,21个乡镇街道中心校、辖区学校分别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安排专人开展常态化巡查,第一时间将政策信息、工作情况上传下达,补齐监管“一张网”。同时,明确教育、公安、民政、人社、住建、消防、市场监管、文广旅、体育、科技等行业部门职责,要求定期开展专项整顿工作,进一步压实行业监管责任。 强化协同联动,凝聚治理合力。树牢“一盘棋”思想,统筹联动、同向发力,一体化推动校外培训治理工作落实落地。开展联合治理。建立“1+N”联动体系,分管教育副市长任联合治理总协调人,相关行业部门“一把手”为协调机制成员,健全联席会议、联合执法、周月通报、信息共享等工作制度,凝聚治理工作合力。同时,由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公安、民政、人社、住建、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先后开展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无证无照巡查、收费监管等专项治理活动,形成工作联动、问题联治、风险联控的工作格局。 强化规范管理,提升治理质效。坚持对标对表,集中整治校外培训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秩序,净化校外培训市场环境。紧盯重要节日节点,依托校讯通、家长微信群、安全教育平台等线上媒介,集中发布假期提醒和每日提示。同时,规范广告宣传。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对制作、发布校外培训广告作出提示,严禁虚假宣传,杜绝公共场所、居民区等各类广告牌刊登、播发校外培训广告行为。 强化源头管控,巩固治理长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治理,从需求疏导、师风师德等各方面统筹安排治本措施,不断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强化需求疏导,积极推行“5+2课后延时服务”,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在提供作业辅导、补习答疑的同时,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展劳动、阅读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让校外培训不是必选项。强化师德意识,开展师德师风大学习大讨论大整治活动,对在职教师、教育工作者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严禁入股培训机构、私下办班、组织学生补课收取费用等行为。加大在职教师和学生参与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排查力度,根据《汝州市在职教职工参与或变相参与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排查情况统计表》和《汝州市中小学学生参与学科类培训排查情况统计表》汇总情况,我市校外教育培训专项整治专班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明察暗访,大力推动学科类隐形变异校外培训专项整治工作落地落实。 版权声明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网站网址(http://www.eruzhou.com)。 2、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 4、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17-11-16
2018-01-15
2018-01-15
2017-11-16
2019-04-30
由于近期经常有客户反馈添加我们客服QQ没有反应,如果您在添加我们QQ客服一直没有通过,或者发送的信息一直没有回复,有可能是QQ消息通知吞吐或延迟,建议添加我们的客服微信进行联系。
1. 演示站存在多个插件共用一个演示站的情况,所以在购买前请先确定自己所选择的插件包含的功能,如有不清楚的可与我们联系确认。
2. 演示站部分功能需要登录体验,可自行注册会员账户进行功能体验,或使用我们提供的演示账号:test 密码:test 进行登录体验
3、所有插件以应用中心价格出售,应用中心价格已经包括折扣,所有插件模板一律不议价。
4、如何在使用与体验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唯一联系方式如下,建议添加我们客服微信,QQ经常有收不到消息与通知的情况。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