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人:崔英锋(汝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秘书长) 问 当前汝州市的教育发展现状怎样?市政府是如何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应询人:张平怀(汝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答 感谢崔英锋秘书长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提的问题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64所(公办448所,民办416所),其中幼儿园412所(公办30所,民办382所),小学385所(公办357所,民办28所),普通初中55所(公办51所,民办4所),普通高中6所,中等职业学校5所(公办4所,民办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市教育人口26.3万人,其中在校生24.96万人,教职工1.34万人,教育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8.09%。 近年来,市政府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汝和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城乡学校建设取得新突破,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成效显著,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和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教育宣传工作、学生营养餐计划、职教教研等工作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市一高获得河南省综合创新类高中示范学校称号(全省县级高中仅有四所),煤山街道望嵩小学荣获河南省十大教育名片(小学组)。 为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市政府做到“高站位认识,高起点规划,高规格支持,高标准建设”。 高站位认识。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最基础的民生,始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每年都要多次听取教育工作专题汇报;市教育卫生交通旅游和民生改善领导小组每月召开联席会议,专题解决教育工作难题。市委书记高建军、市长陈天富多次到学校以及学校项目建设现场调研,听取教育重点工作汇报,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起点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1573”发展战略、全域规划和建设区域性教育医疗健康养老休闲中心的要求,市政府高起点规划全市教育发展。2015年9月,市政府委托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高标准编制了《汝州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并由市人大常委审议通过。2015年5月,规划科教园区项目并成立科教园区管委会,推进科教园区建设。今年,市政府又编制了《汝州市“十三五”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并报省教育厅批准。 高规格支持。市财政大力支持教育工作和教育发展。每年财政预算优先保障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师工资;成立教育投资公司,通过各种方式装入资产、壮大实力,全力融资,满足教育项目资金需求。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市政府出台优惠支持政策,教育部门和相关学校先后和北师大、郑州一中、衡水中学等知名学校和教育集团合作,将全国知名优质品牌教育资源引进汝州。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市政府出资,引进高中阶段全国全省优秀人才,带动我市高中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高标准建设。2014年以来,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高标准建设一批中小学校。2014年,实验高中建成投入使用;2015年向阳路小学建成;2016年,滨河路小学、朝阳路小学建成,迁建市五中、市东关小学和南关小学,扩建了城北小学。今年,总投资10.26亿元,以PPP模式规划新建16所中小学校。科教园区总投资17.84亿元,单体建筑117栋,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这些项目的实施,全面提升了我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为全市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一是持续加大教育投入。2014年以来,市政府筹集各类资金近33亿元,用于全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建成了24所农村普惠性幼儿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目前正在积极迎接教育部对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验收;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呈现新气象,科教园区一期项目基本建成,市委党校、市一高已顺利入驻;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蓬勃发展,先后有青坪双语学校、汝州外国语学校和阳光国际学校等民办学校建成招生。积极筹建汝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健康学院、机绣学院、汝瓷学院等特色院系,争创全国职业教育强市。二是积极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5年以来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300万元,免费营养午餐惠及学生3.5万人次。“大班额”化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城区小学、初中新生年级班额控制在50人以下,乡镇中小学初始年级班额控制在55以下。持续加大教育扶贫和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确保了全市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三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工作中明确责任目标,强化质量分析,加大奖励力度,高招成绩逐年攀升。一本上线率由2014年的5.1%提高到2017年的11.33%,首次突破10%大关;本科上线率由2014年的41.24%上升至2017年的61.78%,本科上线率首次突破60%大关。四是不断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师流动机制和教师补充机制。2014年以来,共招聘各级各类教师2700人。教师培训工作连年来处于全省前列,教育行政干部培训和教师培训工作受到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肯定。 回答完毕,谢谢。 询问人:刘亚丽(汝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工委主任) 问 如何更好地提升我市总体的教育教学质量?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谢谢。 应询人:朱同正(汝州市教体局<教育>局长) 答 非常感谢刘亚丽委员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全市教育工作一直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来抓。为全面提升我市的总体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主要在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抓常规,优管理。研究制定《汝州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组织全市中小学校长进行常规管理知识考试。坚持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从教师上课、教学研究、学生辅导等多方面进行检查指导。各中心校、市直各学校坚持从严从实抓好常规教学,优化教学过程管理。 二是抓培训,带队伍。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每学年对全市教师轮流培训。同时积极开展新招录教师基本功大赛和优质课评比活动,组织名优教师开展送课下乡活动,缩小城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差距。 三是抓评价,促提升。制定《汝州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和《汝州市初中教学质量晋位升级考核办法》,每学期进行一次全市调研考试,每年召开4次教学质量分析会,落实教学奖惩方案,先进学校和教师受到表彰,落后学校校长做表态发言,激发全体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就像刚才刘亚丽委员说的那样,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教育水平的高低。2018年我市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一本进线率15%,进线705人;本科进线率70%,进线3244人,力争本科进线人数位居平顶山各县区第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是目标激励,千斤重担众人挑。我们结合2017年**成绩,依据各高中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目标分配,并与各高中签订高招目标责任书。各高中把目标任务分解到级段、班级、老师,实现压力层层传导。同时继续加大高招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 第二是引进名师,全方位激发活力。市一高引进郑州一中的3位名师,建立数学、物理、化学名师工作室,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并逐步引进各学科名师,全力做好培优拔尖工作。市二高、实验中学通过高效课堂、激情教育和精准管理,努力实现提质增效。市三高、四高、五高着力通过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生教育,向高等院校输送人才。 第三是注重过程,向管理要质量。对高三教学重点是“开好三个会议”“做好三次培训”。开好三次会议即开好教学质量分析会,查找不足,增添动力;开好高招备考慰问会,发放慰问金,交流备考经验,实现共同提升;开好高招目标加压促进会,分析得失,制定措施,加压鼓劲。做好三次培训即高三教师培训、学科提分培训和志愿填报培训。通过强化过程管理,力争使高三成绩实现螺旋式上升。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追问)请问:教育部门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应询人:朱同正(市教体局<教育>局长)再次感谢刘亚丽委员的提问。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强化队伍做引领。抓德育队伍建设,开展“最美教师”评比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弘扬正能量。开展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评选工作,促进德育队伍水平整体提高。 二是创新机制增活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和“汝州精神”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树立样板学校,激发德育工作热情。大力实施阳光体育工程,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开展足球进校园,创建武术特色学校,规范中招体育考试工作,多层次多角度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三是全员美育造氛围。以美育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印发《汝州市教育体育局美育教育实施方案》,成立美育教研中心。将美育教育作为对学校综合评估的重要内容,完善评价体系建设。美育教育在综合评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高中(含职业类学校)10%,初中20%,小学40%,幼儿园80%,各级各类学校把抓教学质量与素质教育同步进行。加强对美育教育的指导,开足开齐体育、美术、音乐和综合实践课程,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督促各学校把美育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全市美育教育蓬勃开展,先后涌现出了逸夫小学、实验小学、向阳路小学等一大批亮点学校。美育教育已普及到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各个教育阶段,形成了学校美育、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的大美育格局,为实现立德树人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答完毕,谢谢。 询问人:武乐蒙(汝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问 下一阶段,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并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事业不断健康发展? 应询人:焦志鹏(汝州市财政局副局长) 答 感谢武乐蒙委员对财政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如您所说,要想办好教育,离不开经费投入。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财政部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实现了教育投入的逐年增长。2014-2016年,市财政累计投入教育资金27.4亿元,其中,2016年全市教育支出9.8亿元,比2014年增加1.3亿元,年均增长8%。我市教育支出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近三年都保持在21%以上,也就是说每年1/5的财政支出用在了教育上。主要工作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多渠道增加财政投入。教育投入在每年预算安排中都是重中之重。财政在不断增加公共预算教育投入的同时,还积极拓宽教育资金来源渠道。比如:严格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征收和使用政策;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用于教育;采用PPP模式,投资17.8亿元建设科教园区等。 二是健全师生资助政策。财政部门一直把提高师生待遇作为重要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目前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达到630元,初中生达到830元,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都达到800元。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问题,在各个教育阶段都建立了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都能上得起学,这方面的财政投入每年都在6000万元以上。班主任津贴由14元/月提高到小学、初中200元/月、高中300元/月。对优秀教师给予购房补贴。对乡镇工作教师给予人均300元/月的乡镇补贴。安排资金650万元,对中、**成绩优秀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奖励。对小学生按人均4元/天,初中生人均5元/天的标准实施营养餐改善计划,并按照生均1元/天的标准安排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人工及管理费。今后,市财政将根据财力增长情况,不断完善标准体系,保证教育投入稳定增长。 三是着力支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是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财政不断加大解决这方面问题的专项投入。比如:针对农村困难地区办学条件差问题,从2014年开始启动实施了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至2018年末规划投入资金3.6亿元,用于校舍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长效机制,每年投入4200万元,用于校舍维修改造。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每年投入2500万元,专项用于扩大资源。教育信息化建设,近两年共投入1.4亿元,专项用于学校设备、仪器等购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均衡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努力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一是采取综合治税等措施,确保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步增长,优先考虑教育支出项目。重点做到,学前教育阶段,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多渠道多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是均衡发展。在确保“全面改薄”资金及时到位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筹措资金,改扩建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及教师周转房建设。职业教育阶段,重点是能力提升建设。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中职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加大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引导和支持发展优势学科、特色专业。 二是提升思想站位,积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汇报,更多地向上争取各类教育资金政策,强化上级财政对我市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 三是参照我市科教园区等大型项目运作模式,继续通过PPP模式,加大教育投入,今年谋划新建的16所中小学PPP项目,总投资10.3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 同时,我们会进一步优化预算管理制度和财政经济政策,统筹使用各类资金,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绩效评价,强化内部监督和审计监督,把每一分钱花好用好,用优质高效的服务助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回答完毕,谢谢。 询问人:师海水(汝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工委主任) 问 当前我市的职业教育现状怎样?如何破解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困境,打造我市职业教育品牌?谢谢。 应询人:朱同正(汝州市教体局<教育>局长) 答 感谢师海水委员对职业教育的关注。汝州市现有市属职业学校4所:汝州市中等专业学校、汝州高级技工学校、平顶山市中医药学校、汝州市天地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民办)。其中,汝州市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汝州高级技工学校是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同时这两所学校又是省职业教育特色校,有畜牧兽医、计算机、数控3个特色专业。全市中职在校生5845人、教师416人,开设专业36个。近几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群众认识不足,招生难,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多单位管理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 为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中职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布局工作,努力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根据上级精神,教育厅给我市备案2所职业学校。2016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汝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资源整合方案的通知》,对我市中职学校教育资源整合进行了统筹规划。2017年5月,《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2017年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工作的通知》文件出台后,各职业学校分别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对照中职学校或技工学校办学标准,积极创造条件,做好优化布局备案工作。根据省厅备案工作时间节点要求,力争年底初步完成备案工作,2018年上半年迎接省政府验收。目前,汝州市中等专业学校备案材料已上报省教育厅。 与此同时,积极筹建汝州职业技术学院,今年4月省编办已批复汝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处级筹建机构;6月份,汝州职业技术学院申报材料通过省教育厅初审,并上报教育部。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市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整合中职教育资源,围绕我市的产业发展定位,开设健康学院、机绣学院、汝瓷学院等特色院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争创全国职业教育强市。回答完毕,谢谢。 询问人:魏富申(汝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广电总台台长) 问 我市在教师及优秀教育人才引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如何更好地为教育工作提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谢谢。 应询人:李充国(汝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答 首先感谢魏富申委员对教育工作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支持,人社部门在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上,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人才引进,充实教师队伍。二是落实教师待遇,确保广大教师无后顾之忧。在人才引进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办法,要求人社部门高起点、高标准、公平公正,把符合汝州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引到汝州,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通过三个渠道做好教师引进工作。一是直接到全省知名度较高的师范院校,如河大、河师大等,组织高中校长,面对面直接招引应届师范类毕业生到汝州任教。二是面向全国全省,公开、公正、公平,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通过考试选拔中小学教师。三是招聘在外地任教的汝州籍教师,这些教师有一定的任教经验,又愿意回汝州工作,通过面试等环节,招引他们回汝州任教。近三年来,通过人社部门招聘高中教师379人,中小学教师756人,幼儿园教师716人,民办学校教师98人,引进外地回汝教师69名,基本满足了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在落实教师待遇上,主要落实好教师工资的正常调级晋挡、工作补贴发放、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尤其是教师职称的评定,积极争取政策,争取指标,放宽限制,最大限度的用足用活政策,最大程度的满足教师职称评定的需要。先后为4200名中小学教师落实了乡镇工作补贴。2014年来,完成了高级职称评审131人,中级职称评审644人,初级职称评审1563人,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询问人:潘团伟(汝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信访办主任) 问 相关部门在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和安全防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在交通安全保障方面有哪些措施,如何维护好学生的安全出行? 应询人:刘亚哲(汝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答 感谢潘团伟委员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关注。我局一直把强化校园安全防范及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作为工作的重点,已连续多年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尤其是今年又组织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监管专项治理和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工作。在工作中,通过对校内和校园周边重点的人、重点的场所、重点的区域、重点的事的排查,对每所学校、幼儿园校内校外的整体治安状况澄清了底数,按规定对全市864所学校实行了等级化管理,对存在的各类治安隐患逐一进行整改。 在校内,全面推进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的四防建设。截止目前,我市首批162所学校、404名保安配备到位;154所学校安装了一键式报警装置和视频监控,但是,未实现与公安机关对接联网;有92所学校安装了防冲撞设施,而符合标准的极少;所有学校均制定了各类应急预案和安全防范制度。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教育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积极向市政府汇报,划拨经费,全面推进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四防建设,强化校园安全。 在校外,持续不断地开展周边环境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对网吧、游戏厅、娱乐场所、出租房屋、治安重点人的检查、清查和管控力度,发现问题,严格处罚。今年以来,共处罚网吧等公共场所19家,取缔游戏厅5家,下发《责令限期整改治安隐患通知书》并处警告36份,有效整治了校园周边环境,维护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在交通安全保障、维护学生安全出行方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工作:一是交警部门每学期都对学校周边的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设施进行排查、修缮和增补,及时消除隐患。二是对城区几家位于交通要道的学校,实施“护学岗”制度,组织专门警力,每天在上下学的高峰期,在校园门口指挥疏导交通,引导护送学生安全有序的通过。三是严厉打击黑校车、非客运车搭载学生及校车超员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处理校车司机违法违规行为两起,教育司机两人。四是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对我市现有134辆校车,通过路面查控、GPS倒查、群众举报等方式,实行常态化的严格监管,确保不出任何问题。回答完毕,谢谢。 (追问):当前,我市校外托管机构数量较大,但一度缺乏有效监管。为此,市政府于今年元月出台了《汝州市校外托管(教)机构管理办法》,明确了由公安部门进行管理。请问:公安部门是如何落实监管责任的? 应询人:刘亚哲(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再次感谢潘团伟委员的提问。如您所说,我市的校外托管机构数量比较大,但是,管理主体不明,一直以来,缺乏有效的管理,安全隐患比较大。这也引起了人大教工委、法工委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我们会同教育部门向市政府提出建议,研究出台了该办法,解决了该类机构由谁管、怎么管的问题,消除了校外托管机构的管理盲区。这个办法的出台,在全省也是屈指可数的,河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消防总队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公安部门做为暂行办法的牵头单位,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主动作为,周密部署,第一时间下发了实施方案,以使该工作有序进行,并报请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由教育、工商、食药、卫生监督、物价、国税、房管、乡镇办事处等成员单位联席会、推进会,达到了各部门“合成作战”的效果和目的。二是积极作为。各成员单位及乡镇办事处也紧密结合,按照职能分工和暂行办法的要求,重点围绕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安全、治安消防安全、建筑安全、证照办理等方面,逐个对托管(教)机构进行排查,下达了《规范提质整改通知书》,并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进行宣传、动员,开展安全管理培训、签订责任书、制定档案等,督促整改,规范经营。三是备案公示。按照暂行办法和实施方案的要求,由各乡镇、街道对证照有效、齐全的技防消防等安全设施达标的进行备案并公示,引导学生到规范的机构去托管。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共排查该类机构126家,取缔18家,公示108家。四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纳入公安机关重要场所的管控范围,以确保校外托管(教)机构的安全平稳运行。 版权声明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网站网址(http://www.eruzhou.com)。 2、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 4、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17-11-16
2018-01-15
2018-01-15
2017-11-16
2019-04-30
由于近期经常有客户反馈添加我们客服QQ没有反应,如果您在添加我们QQ客服一直没有通过,或者发送的信息一直没有回复,有可能是QQ消息通知吞吐或延迟,建议添加我们的客服微信进行联系。
1. 演示站存在多个插件共用一个演示站的情况,所以在购买前请先确定自己所选择的插件包含的功能,如有不清楚的可与我们联系确认。
2. 演示站部分功能需要登录体验,可自行注册会员账户进行功能体验,或使用我们提供的演示账号:test 密码:test 进行登录体验
3、所有插件以应用中心价格出售,应用中心价格已经包括折扣,所有插件模板一律不议价。
4、如何在使用与体验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唯一联系方式如下,建议添加我们客服微信,QQ经常有收不到消息与通知的情况。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