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一只只蚂蚱欢快地蹦跳着涌向地上的青草堆,张会强脸上露出了轻快的笑容,“现在气温越来越高,正是蚂蚱生长的旺季,这一批蚂蚱按目前的长势来看,一个大棚收100斤蚂蚱不成问题。”今年46岁的张会强之前一直跑长途运输,头脑活泛的他全国各地到处跑,见多识广,2018年在往山东临沂送货时发现当地发展蚂蚱养殖很火爆,经过仔细考察后,于当年9月从当地引进了第一批蚂蚱卵。“蚂蚱在当地是一道特别的美味,当地人非常喜欢吃油炸的蚂蚱,而且还生产蚂蚱酱,是招待客人的招牌菜,市场供不应求。” ![]() 认准了就干的张会强投资30万元,流转村民25亩土地,建起了30座大棚,并种植了蚂蚱专用青草四倍体黑麦草18亩。“蚂蚱养殖技术含量较低,养殖大棚要防止蚂蚁等天敌啃食蚂蚱的卵,做好地面排涝和大棚高温下的每天通风。”“养蚂蚱真是比照顾自己的孩子还要精心,蚂蚱每天需要喂食4次,从早晨7点第一次喂食开始,一直要持续到晚上。去年7月份持续降雨,我天天守在大棚周围,挖排水沟,观察雨情,随时准备排涝。11月份又出现大风天气,因为防范及时,只有一个大棚遭到轻微损坏。”说到蚂蚱养殖过程中的苦与乐,张会强深有体会。 ![]() “干农业只要自己用心、不怕脏不怕累,都能干好”,张会强说,让他欣慰的是,他的精心付出也收获了丰厚的回报。他告诉说,蚂蚱适宜高温干燥环境下生长,从每年2月开始投入第一批卵,每个大棚占地80平方,每批投入2.5公斤蚂蚱卵,每年可生产4批蚂蚱成虫,每个大棚可生产200公斤左右的成虫。生产的蚂蚱成虫全部销往河北、山东等地,由于供不应求,每一批蚂蚱还在生长期,就已经被订购一空,每市斤收购价在20元以上,30座大棚年收益20余万元,是一项不错的产业项目。 ![]() “目前蚂蚱市场需求很大,在驻村第一书记滕哲哲的帮助下,我正在申请注册一个专门的公司,今年又流转了一些土地,准备建设更高级的长棚,每座棚的面积可以增大到500平方米。下一步还想进一步扩大规模,申请自己的商标,借鉴临沂的模式,发展小包装油炸蚂蚱、蚂蚱酱加工项目,提升产品的效益。”张会强说。 版权声明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网站网址(http://www.eruzhou.com)。 2、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 4、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17-11-16
2018-01-15
2018-01-15
2017-11-16
2019-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