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汝州文庙,就隐藏在汝州人声鼎沸的闹市区。 这一处规模宏大而雍容古雅、金碧辉煌而气象万千的宫殿式古建筑群,委实透露出一种厚重无比的历史感和莫测高深的神秘感。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走进文庙,其实是在触摸文庙千年的心跳。 周边和它同时代的古建,大多已经改了旧貌,换上了新颜,甚至失去了踪迹。文庙,却在"旧貌换新颜"的洪流中不为所动,丝毫未变,凭借着"旧貌"在中原的这座古城中鹤立鸡群,变成了历史文化的真实画卷。 时光流转千年,千言万语,诉不尽文庙的厚重。汝州文庙这本书,我们一起慢慢翻,一眼千年,沧海桑田,光阴在文庙留下的痕迹,我们一起去追寻,文庙守护的前世故事,我们今生来聆听。 走进汝州文庙,站在巍峨庄严、古香古色的门坊下,我们仿佛听到了孔子的声音,听到了洪钟大吕般穿透千年时光而来的圣人之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 先圣孔子,至真至仁。 文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修建,而在中原大地,规模相对较大、面积较广、保存较完整的,要数汝州文庙了。汝州文庙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古建筑群,精致典雅,如诗如画。它是游动的,穿梭于千年文化;它是静谧的,只可远观而静赏。永不衰落,绝不凋零。 汝州文庙,初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坐落于河南省汝州市区望嵩路中段,原称孔庙,明代以后被称作文庙。它坐北面南,南北长300余米,东西宽50多米,总面积20870平方米。明清时期,文庙一直是汝州的最高学府。民国时期,汝阳中学曾在此成立,后改为省立临汝中学。 也许在人类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知识分子像中国的孔丘(公元551-479年)那样,长时期地受到一个朝代接着一个朝代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尊崇。他认为:"一只鸟能够挑选一棵树,而树不能挑选过往的鸟(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所以周游列国,想找一位能重用他的封建主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 事实上,"树"能挑选鸟;却没有一棵"树"肯要这只姓孔名丘的"鸟"。他有时在旅途中绝了粮,有时狼狈到"累累若丧家之狗";最后只得叹气说:"吾道不行矣!"但是为了"自见于后世",他晚年坐下来写了一部《春秋》。也许他自己也没想到,他"自见于后世"的愿望达到了。尽管孔子生前是一个不得志的"布衣"。死后他的思想却统治了中国两千年。他的"社会地位"也逐步上升,到了唐朝就已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连他的后代子孙也靠了他的"余荫",在汉朝就被封为"褒成侯",后代又升一级做"衍圣公"。两千年世袭的贵族,在全世界也算是历史上仅有的现象了。 这一切,也都在文庙建筑中反映出来。 汝州文庙建于明代中晚期,其特点为中轴线明显,建筑排列有序。大成坊居南端,面向中大街,系单檐硬山式建筑,面阔3间,进深两间。殿台高筑,柱础作圆鼓型,高檐柱,细小昂头作卷云状,殿顶施青瓦。大成坊后为文明坊,文明坊后为明伦堂,再后是名宦祠和乡贤祠,分列两边,为出檐廊房式。之后正中是大成殿,最后为启圣宫。庙中殿字均居高台之上。 大成坊位于文庙南端,系单檐硬山式建筑,面阔3间,进深两间。殿台高筑,柱基呈圆鼓状,高檐柱,细小昂头作卷云状,殿顶施青瓦。大成坊后为文明坊,这里是古代儒家学子读书的地方。 大成殿是文庙中最高大的建筑,属单檐殿式,面阔5间,进深两间,绿瓦兽吻,气势雄伟,庄严肃穆。这里是过去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殿门上曾悬挂过清朝多位皇帝书写的匾额,为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颁"万世师表"、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颁"生民未有"、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颁"与天地参"、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颁"圣集大成"、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颁"圣协时中"等5块。 明初,汝州文庙为祭拜孔子和儒家传道布教之场所。明清时期,汝州文庙一直是汝州的最高学府。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汝阳中学在此成立,后又改为省立临汝中学。1948年,我党领导的中原军政大学由鲁山迁至汝州文庙。 数百年间,屡毁屡建,历经沧桑,清嘉庆十六年(1811)再扩建后,规模渐大,整个群体布局合理,保存基本完好,成为儒家圣迹。1983年,在原汝州学宫(文庙)的部分建筑基础上改建了中国汝瓷博物馆,该博物馆是汝州市唯一的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的以收藏、展览汝瓷为主的专业性场馆。 汝州文庙于1986年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后,汝州文庙房产得到归还,经过进一步恢复和修缮,再加上汝瓷博物馆文博阵地的形式和内容的充实,真正成为儒学研究的活教材和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文庙的建筑,格局可以说精湛绝妙到极致,每一处房檐、雕纹都可以独立成势。 抬头仰望苍穹,书香之气笼罩着这里,低头俯瞰,每个院落都能找到孔子文化一脉相承的印记,俯仰之间,汝州文庙的点滴早已深深刻入心中。 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庙里虽一切朴素简单,但蕴藏着的何止是看到的和想到的这些?游人寥寥,一派幽静气氛:古木参天,松柏森森,秀竹郁郁,芳草青青,是那么挺拔苍翠。 由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尊崇备至,从而把修庙祀孔作为国家大事来办,到了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县治所所在都有孔庙或文庙。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在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汝州文庙当为其中的佼佼者。 汝州文庙大成殿里面奉祀的是孔子、四配、十二哲,分别是:闵子损、冉子雍、端木子赐、仲子由、卜子商、冉子耕、冉子求、宰子予、颛孙子师、言子偃、朱子熹、有子若。 汝州文庙历史悠久,建筑古朴典雅,孔子、颜子、子思、曾子、孟子、十二哲等塑像精美,儒家文化底蕴丰厚,是一处优美的旅游胜地。 尽管某些狭隘世俗的观念会损害许多人的自尊与自强意识,但也总会有一部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自觉地担负起弘扬中华文化,使之光耀世界、辉煌永远的历史重任,并且通过他们的远见卓识和善德嘉行感召、引领其他的人。 从古至今,先师庙都被看做是孔子文化精髓高度浓缩的地方,在这一个小天地中间,孔子从出生到去世,一生的痕迹都被一一记录在这里,走进这里你就能感受到孔子的智慧与思想,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庄严,厚重,更能感受到儒家文化对古代建筑格局的影响。 来到文庙,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把瞻仰的目光聚集在孔子高大魁梧的塑像上。他,就是那那个值得敬仰的人。 三 汝州有三宝:汝瓷、汝石(梅花玉)、《汝帖》。 汝瓷、汝石享誉华夏,无须多言。《汝帖》是我国古代碑帖珍品,略小众,知者不多,不过它在文史圈、书法圈里极有分量。 明清时期,人们把它与《淳化阁帖》《泉州帖》(或《大观帖》)《绛州帖》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帖"。 朝代更迭,其他碑帖原本或损毁,或散佚,唯有《汝帖》穿越近千年风雨流传至今。 《汝帖》碑刻珍藏在汝州文庙里,展厅不大,珍品云集:诸葛亮、蔡邕、嵇康、王羲之、唐太宗、武则天、狄仁杰、贺知章、韩愈、柳公权等历代名家的书法名帖,以及夏商周三代的金石铭文,镌刻在20块石碑上,令人震撼。 相传,有个北京人在故宫博物院看到《汝帖》宋代拓本后,专程到汝州观摩《汝帖》碑刻,赞叹不已,直呼"三生有幸"。 汝州人宋向元说,最初的《汝帖》碑刻,是北宋地方官王寀(cǎi)带头搞出来的。 王寀乃进士出身,是个精通书法的文化人,曾任汝州知州。公元1109年,他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中,选出先秦至隋唐五代的书法精品109帖,荟萃成文,刻在石碑上。因碑帖刻于汝州,人称《汝帖》。 王寀先是把它们安置在汝州官衙坐啸堂里日日欣赏,后来又搬进汝州望嵩楼珍藏。望嵩楼在汝州北城门附近,凭栏远眺,可见巍巍嵩山。北宋好金石碑拓者甚多,《汝帖》碑刻书法生动传神,风靡天下,拓印者络绎不绝。 明末战乱频仍,望嵩楼被焚毁,《汝帖》碑刻被丢弃在瓦砾间。 清代官员范承祖、白明义等人不忍见瑰宝被毁,奋力搜集《汝帖》碑刻原石,补刻修复。白明义见碑文字迹漫漶难识,便从洛阳高价购买了一套《汝帖》宋代拓本,临摹、增补碑刻。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碑刻再度散落民间。新中国成立后,临汝(汝州旧称)县文化馆馆长张久益等人多方搜集,找到了18块《汝帖》碑刻原石,又根据存世的《汝帖》拓本增补了两块碑刻,使得《汝帖》碑刻重新完整。 汝州文庙既然是中国汝瓷博物馆,肯定与汝瓷关系密切。并且有专家考证,汝瓷中专门有"文庙类型"的青釉产品。 所谓的汝州"文庙类型"中的青釉产品,应为宝丰清凉寺汝官窑停烧后,在汝州州府附近的文庙设窑烧制的汝窑青瓷。汝州文庙窑的烧造年代,根据考古发掘的地层关系和出土的实物标本来看为北宋晚期,其窑口的属性为州府管辖下的非营利性窑场,为宝丰清凉寺汝窑停烧后,汝窑青瓷工艺的一种延续。 近年来因城市建设,汝州文庙区域及周边出土了大量高质量的青瓷标本,种类繁多,有清凉寺汝窑、张公巷汝窑、钧窑、磁州窑、临汝窑、东沟窑类型等。而在这其中,出现了一种既不同于宝丰清凉寺汝窑典型产品,又区别于汝州张公巷汝窑的高质量青釉标本。因首见出土地点位于文庙附近,故被称为汝州文庙窑青瓷。 由于文庙窑址位于古建筑群下,为配合附近的一处基本建设工程,仅经过小面积的考古发掘,并在地面发现了窑具及出土了大量的瓷片标本。根据出土瓷片标本研究发现,文庙窑汝瓷造型主要以盘、碗、洗子为主,数量较多,器形较大。釉色以青釉为主,青中泛绿,釉质细腻匀净,也有天青、天蓝、青绿、卵青和月白。釉面光亮,玻璃质感强,釉的流动性较大,玉质感不及清凉寺汝窑。胎色多以浅灰为主,香灰胎少,胎质细腻坚实,瓷化程度高。器物多采用支烧或垫烧,支烧产品支钉痕与清凉寺汝窑相类似,圈足外撇幅度较小,个别圈足呈滚圆状,且足壁及圈足上偶有漏釉现象。垫烧产品多以直圈足为主,修足干净利落,极为讲究。 从出土标本观察,文庙窑产品烧造质量较高,工艺水平一流,与张公巷汝窑青瓷标本在器形设计、制作工艺和成品质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就目前出土标本而言,器形不及张公巷汝窑丰富。主要以盘、碗为主,未见汝窑常规的套盒、盏托等产品。文庙窑青瓷胎色基本不见粉白、灰白、多为浅灰。且胎的瓷化程度较张公巷汝窑高,吸水率低,釉层温润,不见鱼鳞纹状开片及密集的冰裂纹等开片,釉色都以青绿为主,但文庙窑的青瓷不及张公巷汝窑鲜明。张公巷汝窑多以直圈足为主,支钉痕多为小米粒状,文庙窑青瓷支钉痕则更接近清凉寺汝窑,另外在文庙窑青瓷中发现个别圈足呈滚圆状,这是目前发现的张公巷窑中极为少见的。 从文庙窑址出土的汝瓷片和宝丰清凉寺汝瓷来看,虽然一脉相承,但有明显的区别。其一,文庙窑汝瓷制作普遍比清凉寺窑汝瓷精细,胎薄,非常成熟和完美。其二,文庙窑汝瓷普遍呈现淡天青,釉层非常薄;而宝丰清凉寺窑汝瓷普遍呈现重天青,釉层较厚。其三,文庙窑汝瓷开片纹非常统一,均呈现蝉翼纹开片,瓷胎胎色比清凉寺窑偏白;而清凉寺窑汝瓷开片纹杂乱,有鱼鳞纹,也有蟹爪纹。其四,文庙窑汝瓷支钉痕普遍比清凉寺窑汝瓷支钉大。 汝州文庙窑的烧造年代,根据考古发掘的地层关系和出土的实物标本为北宋晚期,其窑口的属性为非营利性,应为宝丰清凉寺汝窑停烧后,汝州文庙窑宋末或金代早中期延续宝丰清凉寺汝窑而继续生产的汝瓷产品。 四 汝州文庙,是如山的历史沉重,是似水的渊源流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2018年4月22日,文庙大殿前传来阵阵诵读声,一场以"祭拜孔子先师,诵读论语经典"为主题的万人经典诵读活动在此举行。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民阅读"的国家战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亲近国学经典,推动我市全民阅读工作再上新台阶,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市文联、市关工委、市教体局关工委、市文物局、市作协精心组织了此次"读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拜孔仪式暨万人共读《论语》活动。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璀璨夺目的文化长河,而孔子文化就是这璀璨星河中最耀眼的一颗星。 中国被外国人称为"礼仪之邦",追本溯源,都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圣先师——孔子。 但是,在今天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孔子的儒家文化似乎渐渐被我们遗忘,曾经深入骨髓的"礼",似乎也与我们渐行渐远。传承传统文化,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文化"活起来"变成了不能耽误的事情。 循着孔圣人的教诲声,循着孩童时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声,循着"少年君子"朗朗的读书声,我们走进"活着"的汝州文庙。 与圣贤的结交,聆听圣贤的教诲,这场千年的寻味,我们等了很久很久…… 我们不禁发问:"在诸侯纷乱,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是否能预知他的思想能跨越千年,百代流芳?" 触摸文庙,寻找灵魂的居所。 历史的沧桑,儒家的灵魂,建筑的灵性,都隐藏在文庙的每个角落。孔圣人的雕像坐落在大成殿的正中央,仿佛正用一双慧眼注视着儒家文化千年演变,注视着每一个前来朝拜的人。 版权声明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网站网址(http://www.eruzhou.com)。 2、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 4、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17-11-16
2018-01-15
2018-01-15
2017-11-16
2019-04-30
由于近期经常有客户反馈添加我们客服QQ没有反应,如果您在添加我们QQ客服一直没有通过,或者发送的信息一直没有回复,有可能是QQ消息通知吞吐或延迟,建议添加我们的客服微信进行联系。
1. 演示站存在多个插件共用一个演示站的情况,所以在购买前请先确定自己所选择的插件包含的功能,如有不清楚的可与我们联系确认。
2. 演示站部分功能需要登录体验,可自行注册会员账户进行功能体验,或使用我们提供的演示账号:test 密码:test 进行登录体验
3、所有插件以应用中心价格出售,应用中心价格已经包括折扣,所有插件模板一律不议价。
4、如何在使用与体验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唯一联系方式如下,建议添加我们客服微信,QQ经常有收不到消息与通知的情况。
请发表评论